
日行一善、植樹培福、行功培德,4月29日星期六,白陽崇正童軍團(臺中市382團)與臺灣山林復育協會、臺中都會公園聯合舉辦親子植樹活動。
親子一同學習植樹 落實愛護地球行動
本次活動,由賴秀宜總團長(點傳師)召集白陽童軍38位家長與小朋友參與,公園遊客服務中心處李碧英主任(點傳師)協助規劃植樹場地,由協會蔡智豪理事長帶領大家學習植樹技巧及重要性,融入道場的中心德目「低心下氣」及童軍規律「仁愛」,增加親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,並以活動口號「5430我愛山林」,一齊彎腰、蹲下、植樹及灌溉,落實愛護地球的行動。
都會公園植樹苗 盼成大肚山原生種基因庫
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蔡智豪理事長特別為大家說明,讓我們了解今日所做的事對於自然生態是多麼重要。欲恢復百年前,臺灣尚未開發的自然生態的大肚山美景,必須透過復育原生的淺山樹種,讓每一棵樹獨特基因,在自然生態環境中建立族群基因庫,避免野外原生樹林種子的族群覆沒。

復育多元樹種 讓自然森林再生
突破過往的大量種植想法,蔡理事長特別提醒「種同一樹種,反而讓生物多樣性下降,就如同將一百組同樣的沙發放在房間,房間的多功能性就下降」,因此復育計畫,須要根據環境所需的樹種進行規劃,避免單項人造樹林的風險發生,才能讓「自然森林再生」,進而孕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,維持生態系的穩定及平衡。
植樹十一步驟 詳細解說功能與意義
植樹前的培訓,由協會老師進行植樹示範,共計十一個步驟,1.挖洞、2.樹穴深度、3.放肥料、4.脫盆技巧、5.拉鬆盤根、6.澆水、7.覆土、8.壓緊、9.定住竹竿、10.防草布鋪設、11.竹竿上寫上種植日期,加上老師細心的詳細說明每個動作的功能及意義,避免樹苗後續因人工除草等因素,導致樹苗來不及長大。
活動當日所選擇的樹種,共計五種,分別是石苓舅、九節木、燈稱花、樹杞、山柚,老師分別讓童軍團的所有孩子仔細觀察樹種的型態後,透過解說、導引式問答,促進全員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,過程即有許多童軍成員興奮的躍躍欲試。

大手牽小手 種下綠森活
解說結束後,親子植樹時間,即由童軍、幼童軍、稚齡童軍的父母一起行動。謝智妃壇主也陪著二姊妹一起種了一棵九節木,謝壇主表示:「兩個小女生很懂事、聰明,姐姐非常仔細聆聽老師說明的植樹步驟,並在植樹過程,透過教師提示,兩人獨自完美執行種植,而且妹妹是最佳得力助手,兩姊妹團隊合作的模樣真是可愛!」
兩姊妹將九節木視如一棵幸福樹,更用竹竿寫滿了她們對這棵樹的愛,還不認識太多字的兩姊妹,堅持以國字書寫,謝壇主只好拿出學校教書的功力,以一點、一豎、一橫折的筆順口訣讓兩姊妹跟著寫,讓「愛與期望」爬滿祈願竹竿。

Learning by doing從做中學 扎根生命教育
王玉慧團長表示多年參與童軍活動,很久沒有這麼感動,因此活動舉行很順利,植樹氣氛很和諧,更棒的是家長耐心鼓勵孩子們的畫面,充分給予孩子們機會,從動手做的過程中學習思考、學習操作工具、學習呵護手中的生命,而這個活動更大的獎勵,則是滿滿的成就感。
活動結束前,賴點傳師與各位家長、童軍們約定,之後要來看看親手種下的幸福樹,謝壇主亦覺得「這是一場最棒的生命教育」。
寶光崇正 2023/04/29